从“大”到“优”,看广东冬瓜种业如何“育见”未来
随着冬瓜成熟步入上市阶段,广东梅县区的大冬瓜种植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当地冬瓜流通商谢老板带领工人在田间组织采收、广东分拣、冬瓜装车,种业平均每天发车20吨鲜瓜运往省外市场。何育
天气转热,冬瓜开始走俏市场。广东山东即墨一菜场老板表示,冬瓜近期冬瓜零售价能卖到1.2-1.5元/斤,种业一个30多斤的何育冬瓜可以卖到50元。除了日常食用,今年“抱着冬瓜睡觉降温解暑”的话题也带动了冬瓜“整个销售”的火爆,经常有顾客一次购买两个大冬瓜。商家进货量也比往年增加不少。

田间种植着整齐一致的黑皮冬瓜。
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冬瓜虽名字带“冬”,实为盛夏当季蔬菜。无论是清炒冬瓜,还是冬瓜排骨汤,都是消暑美味。
近年来,从南到北,冬瓜和节瓜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作为我国第二大瓜类蔬菜,冬瓜全国年种植面积达650万亩,遍布20多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18万亩的省份有12个,包括河南、广东、湖北、广西、湖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四川、海南和江西。
河南省已成为全国冬瓜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超过100万亩,主要集中在焦作、开封、郑州等地,以粉皮和黑皮冬瓜为主。广东产区位居第二,种植面积约80万亩,占全国12%,主要分布在清远、惠州、揭阳等地。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的种粮大户刘顺力表示,受货源紧缺影响,近两年春小麦采收后套种黑皮冬瓜已成为常见模式。“不管什么类型的冬瓜品种,只要有产量就可以引种,鲜销不行还能做加工原料,根本不愁卖。”刘顺力说。
冬瓜和节瓜是南方市场度淡蔬菜的主要供应品种。黑皮大冬瓜平均亩产7500公斤以上,高产可达12000公斤/亩,耐储运、货架期长,有利于华南地区夏秋蔬菜的稳定供应。随着加工技术和设施的不断完善,冬瓜种植效益和潜在价值不断提升,未来种植面积还将持续增加。
推广品种正发生转变
高品质口感型、功能保健型、赏食兼用型、加工专用型等新型冬瓜品种逐渐登场,推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

以口感甜脆爽口而闻名的“碧绿翡翠节瓜”,广受种植户和消费者青睐。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冬瓜育种专家谢大森研究员表示,冬瓜种类丰富,包括大冬瓜、小冬瓜、水果冬瓜、节瓜等类型。随着消费市场变化,口感型节冬瓜和加工型出口品种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它们外观墨绿、肉质紧实、清甜爽脆,深受消费者喜爱。
从地区分布看,华南地区以杂交黑皮大冬瓜为主,集中在广东、广西和海南;西南地区以粉皮冬瓜为主,集中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方地区如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则以常规品种居多。
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冬青指出,过去黑皮大冬瓜追求个体大、瓜身长,如今市场更青睐中等偏大、瓜长60-70厘米、外皮墨黑、肉质紧实、耐储运的品种,甚至适合远销海外。
值得注意的是,节冬瓜兼用品种近年来颇受欢迎。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本强表示,碧绿翡翠绿肉节瓜等品种既提升了传统毛节瓜的品质和风味,又提高了产量和效益,非常契合绿色健康消费趋势。该品种抗病耐热,适合南方气候,还可根据市场价格灵活选择采收时机,降低市场风险。
随着都市消费升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兼具便捷性和特色风味的小型冬瓜产品前景广阔。单个体重1-2公斤的小型冬瓜品种符合城市家庭消费需求,尤其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推广成熟,种植面积持续上升。

随着都市消费升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的持续,兼具便捷性和特色风味的节瓜前景广阔。
冬瓜加工市场容量持续扩大
我国冬瓜加工制品丰富,包括冬瓜蓉、冬瓜糖、冬瓜茶、冻干冬瓜粒、冬瓜露等,年产量达60万吨,加工产品产值超100亿元,呈现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装备智能化、产品多元化等发展趋势。
广州鲜食汇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建卫表示,我国冬瓜加工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从事冬瓜加工的企业超过100家,大部分以焙烤食品馅料原料为主。随着新的果馅行业标准实施,冬瓜加工制品在焙烤食品中的用量迎来利好机会。
适合加工的冬瓜品种除了亩产高、单瓜重之外,还需注重干固物(有效膳食纤维)的高含量,期待更多育种专家和企业加强相关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冬瓜蓉做成的月饼馅料,口感绵密、清甜不腻。
台山嘉乐城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公司总经理谭正俊介绍,所用冬瓜原料多来自湖南、湖北和河南等地。加工制品不仅用于焙烤食品,还拓展至快消食品、冷冻食品、饮料、功能健康食品等领域。此外,净菜加工企业对冬瓜初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预制菜产业成为解决原料出路和增值的重要途径,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广东作为冬瓜种植大省,能为预制菜提供充足原料。在预制菜风口下,营养健康型冬瓜预制菜的加工关键技术在于品质数据化、加工标准化绿色化、装备智能化及产品营养精准化。加工副产物如冬瓜皮、瓤、籽也可开发新产品或提取活性物质,应用于保健品、药品等领域。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探索)
-
把一粒种串成一条链,广东种业绘就鲜食玉米产业新图景_南方+_南方plus阳光洒落广东湛江的鲜食玉米地,工人们已开始忙碌。湛江自1998年起规模化种植甜玉米,目前全市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约70万亩次,种植
...[详细]
-
12月10日下午,紧随着安徽省首届创业大赛落幕,创业安徽主题沙龙紧锣密鼓开场。沙龙上,一边坐着来自我省首个科技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的首届科创EMBA学员和中科大MBA创新实践协会成员;
...[详细]
-
锣鼓喧天,花灯拜年。1月29日大年初八,全椒县大墅镇组织了舞龙花灯队进行传统花灯进村居)活动。“咚-咚咚,咚-咚咚”伴随着清脆的鼓声,大墅舞龙队的金龙时而上升,时而下跃,时而舒展,时而聚拢,金龙腾飞起
...[详细]
-
去年以来,滁州市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创新建立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支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坚持顶格战法,定期召开产业链链长会、企业家早
...[详细]
-
掌上梅州讯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
...[详细]
-
七月中旬,骄阳似火。当下时节,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刚成定局,秋收的种子又已埋下。走进全椒县大墅镇的乡野田间,一茬茬绿油油的秧苗在平整的稻田里茁壮生长,田块之间分布着有序的硬化道路,与周边荷花池、玉米地相映
...[详细]
-
“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优”,这在过去一直是困扰宿州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2021年以来,该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主动承接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产业转移,推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生态
...[详细]
-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全椒县大墅镇从“富口袋”走向富脑袋、丰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示范引领新风尚。大墅
...[详细]
-
掌上梅州讯9月16日上午,以“绿茵筑梦 接力全运”为主题的2025年粤港澳青年足球交流赛圆满结束,各奖项归属尘埃落定。冠军球队为广东龙门县中学队,亚军球队是香港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队,季军球队由兴宁
...[详细]
-
12月10日下午,紧随着安徽省首届创业大赛落幕,创业安徽主题沙龙紧锣密鼓开场。沙龙上,一边坐着来自我省首个科技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的首届科创EMBA学员和中科大MBA创新实践协会成员;
...[详细]

3万农户收入翻一番!高要这个特色产业很“高桂”
全椒县大墅镇:春耕春管不误时 粮食安全“开门稳”
芜湖:“黄金水道” 运输忙
悦方ID MALL“一路沿溪,公益拍卖”|以画为媒,行慈善之美
广东食材风靡中国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