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尾水处理施工方案工艺流程(鱼塘尾水处理改造方法方案)
鱼塘尾水处理施工方案工艺流程(鱼塘尾水处理改造方法方案) 标签: 添加时间:2022-12-13 浏览次数:3060
随着部分高污染,且尾水处理到不位的牛蛙养殖场和鳗鲡养殖场的关停、拆除,养殖户已经开始意识到养殖尾水为养殖环境和养殖品种带来的危害。
有机污染
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有机氮和磷含量会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量投喂的人工饲料、施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溶解的有机物质是细菌的营养物,为致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增加养殖生物患病的可能。过多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池塘易发生缺氧状况水质易恶化,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
无机污染
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无机磷。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恶化养殖水域环境,而且会导致鱼类、虾类、贝类等的爆发性疾病,甚至大面积死亡,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
因此,养殖生产不仅需要采取科学的投喂和管理,还需做好池塘尾水处理工作。
“五大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开始的同时,农业农村部筛选了5项典型尾水处理技术模式解决尾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流水槽+”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是在池塘、稻田(非基本农田)田埂或环沟中集中或分散建设标准化养鱼流水槽,与池塘或稻田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两用、生态循环”。水槽外部配有池塘,水槽面积与池塘面积之比约为1:5,在池塘中可种植水葫芦、大薸等用于净化水质的植物。另外建有集污池,通过吸污装置将养殖水槽末端污物移至集污池,经过植物净化和筛网过滤后进入最后的集水池,循环利用。
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该模式通过在人工湿地上建立人工水生态系统,利用内基质、植物、微生物等协同作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处理,达到去除或消减尾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以及沟渠型人工湿地,可单独或组合应用,构建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复合系统。多级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该模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尾水设施总面积占养殖总面积较大的应建立“四池三坝”,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一级过滤坝—曝气池—二级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生物滤坝—洁水池”;养殖投入较少的品种,可采用“四池两坝”的治理模式,实现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
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模式
通过对养殖尾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系列处理后,把养殖尾水中的有害固体物、悬浮物、可溶性物质和气体从水体中排出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补充溶氧。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模式是使全部或部分养殖尾水得以循环利用的处理技术。
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通过对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残饵粪污收集及尾水达标排放。在养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污设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的尾水排出池塘,经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或达标。
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劣之处,不同的养殖环境、模式、品种,对应尾水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好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
国家出台政策之后,地方也积极加大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出台经济激励政策,推动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提升。以典型带动全行业进步,评估推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先进示范模式,并做行业推广。并且江苏省出台新的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DB32/4043-2021)2021年8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细化了排放要求,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
目前养殖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普遍存在养殖尾水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这也是各个养殖品种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同时建议养殖户对待尾水超标排放这件事,不要等无路可走时再被动去做,投入并不一定大,但效果肯定有,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行不行只有做了才知道。

养鱼先养水,鱼塘鱼塘保持良好的尾水尾水水质环境是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处理处理饲料中氮、磷含量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生长外,施工大部分在池塘中沉积,案方法方案造成浪费和污染。工艺改造同时国家对养殖污染越来越重视,流程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渔办[2020]8号文件,鱼塘鱼塘开展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尾水尾水其中将养殖尾水治理列为重点人物。处理处理原先养殖所用的施工水都是从河里抽上来,又直接排放到河里。案方法方案现在经过分级处理,工艺改造水质好了,流程养殖尾水可以循环利用了,鱼塘鱼塘减少了新水引用率,鱼虾交叉感染的病也变得少了!”已经建设尾水处理设施的养殖高兴地介绍了养殖尾水治理带来的好处。
随着部分高污染,且尾水处理到不位的牛蛙养殖场和鳗鲡养殖场的关停、拆除,养殖户已经开始意识到养殖尾水为养殖环境和养殖品种带来的危害。
有机污染
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有机氮和磷含量会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量投喂的人工饲料、施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溶解的有机物质是细菌的营养物,为致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增加养殖生物患病的可能。过多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池塘易发生缺氧状况水质易恶化,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
无机污染
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无机磷。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恶化养殖水域环境,而且会导致鱼类、虾类、贝类等的爆发性疾病,甚至大面积死亡,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
因此,养殖生产不仅需要采取科学的投喂和管理,还需做好池塘尾水处理工作。
“五大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开始的同时,农业农村部筛选了5项典型尾水处理技术模式解决尾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流水槽+”尾水处理模式
该模式是在池塘、稻田(非基本农田)田埂或环沟中集中或分散建设标准化养鱼流水槽,与池塘或稻田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两用、生态循环”。水槽外部配有池塘,水槽面积与池塘面积之比约为1:5,在池塘中可种植水葫芦、大薸等用于净化水质的植物。另外建有集污池,通过吸污装置将养殖水槽末端污物移至集污池,经过植物净化和筛网过滤后进入最后的集水池,循环利用。
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该模式通过在人工湿地上建立人工水生态系统,利用内基质、植物、微生物等协同作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处理,达到去除或消减尾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以及沟渠型人工湿地,可单独或组合应用,构建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复合系统。多级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该模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多级处理后再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尾水设施总面积占养殖总面积较大的应建立“四池三坝”,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一级过滤坝—曝气池—二级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生物滤坝—洁水池”;养殖投入较少的品种,可采用“四池两坝”的治理模式,实现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
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模式
通过对养殖尾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系列处理后,把养殖尾水中的有害固体物、悬浮物、可溶性物质和气体从水体中排出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补充溶氧。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模式是使全部或部分养殖尾水得以循环利用的处理技术。
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
通过对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残饵粪污收集及尾水达标排放。在养殖池塘底部修建排污设施,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的尾水排出池塘,经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或达标。
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劣之处,不同的养殖环境、模式、品种,对应尾水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好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
国家出台政策之后,地方也积极加大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出台经济激励政策,推动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提升。以典型带动全行业进步,评估推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先进示范模式,并做行业推广。并且江苏省出台新的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DB32/4043-2021)2021年8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细化了排放要求,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
目前养殖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普遍存在养殖尾水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这也是各个养殖品种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同时建议养殖户对待尾水超标排放这件事,不要等无路可走时再被动去做,投入并不一定大,但效果肯定有,因地制宜,各有千秋,行不行只有做了才知道。
如果您有鱼塘养殖尾水处理的难题,您也可以咨询专业厂家青岛乐中环保,我们在此领域积累了多年深厚经验与众多成功案例,期待您的光临。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文章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358329911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全国服务热线:【15165428330】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详细]
-
16日,全省首个“海上120”在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揭牌。启用后,它将为海峡两岸渔民搭建起新的生命救助通道。据介绍,“海上120”由连江县卫健局与县海
...[详细]
-
武向平院士(右)与两岸青少年交流。11日至13日,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福建省科协共同主办的2024海峡两岸(福州)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活动吸引了海峡两岸90支青少年人工智能科
...[详细]
-
掌上梅州讯 据气象水文部门监测预报,本轮强降雨过程已基本结束,全市江河水情平稳。经会商研判,根据《梅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7月13日9时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市三防
...[详细]
-
中山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水产养殖注入绿色动能_南方+_南方plus为深入贯彻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山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立足本地产业实际,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保护生态
...[详细]
-
近日,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布了成立11年来的首次科考报告。报告显示,与2011年科考报告相比,闽江河口湿地野生脊椎动物增加175种,维管束植物增加68种。鸟类是闽江河口湿地主要关注对象,本次
...[详细]
-
10月11日是重阳节,省广播电视局联合省民政厅、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在福州市社会福利院举办“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活动。今年7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
...[详细]
-
今天是重阳节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现代闽生活72式》邀您探访“客家第一神山”连城冠豸山坐着“电梯”轻松登顶既有好风景,又有新体验赶紧转发收藏一起约起来吧
...[详细]
-
...[详细]
-
金砖国家数字产业合作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10月17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金砖国家数字产业合作研讨会在厦门举办。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指出,金砖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日渐凸显,有力推动
...[详细]
热点阅读

第二届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交流会在梅州举行
实现月度“四连增” 泉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1263.4亿元
福建融港码头首票外贸业务顺利开展
麻章区非遗产品走进湾区首发仪式将举行,宝诞饼享五折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