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头版关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经济总量攀升,年均增长15.9%

伶仃洋畔,南方年均风起云涌。日报
本月上旬,头版特区珠海108个“海上新基建”项目发布;不久前,关注全球首创的珠海周年总量增长“湾区伶仃号”下水,全国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投产。经济建立经济45岁的攀升珠海经济特区,在浪潮翻涌中,南方年均澎湃青春活力。日报
1980年8月26日,头版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正式建立,关注全新的珠海周年总量增长篇章从此开启。
45年来,经济建立经济珠海凭借敢闯敢试的攀升气魄胆略,坚定不移走深化改革之路、南方年均协调发展之路、人民共享之路,创下众多意义深远的“中国第一”。
45年来,珠海经济总量从2.61亿元增加到4479亿元,年均增长15.9%,排名由全省第17位跃升至第6位;人均GDP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深圳。
新的起点,新的未来。珠海将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出夺目光彩,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改革之路▶▷
以率先之举擦亮特区金字招牌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珠海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
今年4月,珠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100项重点改革举措,拿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特区态度,力争推出一批全国首创、极具特区辨识度的改革举措,擦亮特区改革“金字招牌”。
经济特区设立,始于改革。特区精神延续,要靠改革。
回首来路,珠海经济特区从“一条街道、一间粮店、一座工厂、一家饭店”起步,创下意义深远的多个“全国第一”。
开办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发行中国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建设中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率先实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开创“科技重奖”的先河。
一系列“首创”,拉开了时代变革的大幕。45年间,珠海以开拓者、实干家的精神,当好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在经济体制、法治建设、开放体系、区域协调、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打造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改革成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探索者和践行者。
和谐之路▶▷
数十年坚守迎来别样花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珠海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4月,珠海召开了一场特别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确定为着眼未来的战略之举,并着重部署“云上智城”等新质生产力项目。
这既是源于当前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也基于珠海沉淀数十年的“科创基因”和“良好生态”。
特区创办之初,该怎么建?往哪里走?“摸者石头过河”的珠海,立足自身独特的条件,选择了与众多城市不同的道路——生态立市、环保先行,摒弃粗放增长、坚守高科技产业。
45年的风雨历程证明,珠海的选择,终等来别样花开。
因为埋下“科创种子”,珠海为今天的科技革命浪潮打下了产业基础,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4+3”支柱产业群,2024年其规模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八成。

因为守住“青山绿水”,珠海为中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全国首批环保法规、“八个不准”环保铁律,保障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珠海,在实践中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共富之路▶▷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珠海经济特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5年来,经济特区范围从6.81平方公里发展到1725平方公里陆地、9348平方公里海域,人口规模从36.5万人增至超251万人,经济总量实现千倍飞跃。

“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的果实,逐一落进普通人的生活。
2024年,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9项民生支出高达434亿元,人均民生支出位居全省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3万元。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是珠海的幸福密码。
一场考试,照见学有优教。轮椅男孩王文琪,在一个人的考场顺利完成高考。个体关照背后,更有珠海首推12年免费教育、学位攻坚、率先引进顶尖高校合作办学的魄力。
一张房卡,圆了安居梦想。50多岁的黄英锦,在退休时等来一张“安居”证,全家人住进新房。探索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现代乡村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珠海从未停止。
一份保障,托起生活信心。一份“大爱无疆”,是全国最早“惠民保”模式的尝试。让万千普通人看得起病、有社会保障,是珠海给人民托底的安心。
“珠海经济特区45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求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奋进史,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珠海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
(责任编辑:百科)
-
熊海峰教授走进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
掌上梅州讯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委员
...[详细]
-
贵港讯 7月9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助推贵港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视察活动。市政协主席肖明贵,副主席曾海燕、韦芬萍参加视察活动。视察团一行先后到贵港北港国际集装
...[详细]
-
A股市场更新 | 证监会明确政策!全力支持市场稳定与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1、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导逐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政策重要程度:★★★★★李强总理于7月2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防汛抗旱工作,并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会议决定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以提升
...[详细]
-
贵港讯 盛夏求职热,服务送清凉。7月18日上午,贵港市2025年服务实体经济用工暨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专场招聘会在市区举行,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本次招聘会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活动紧扣“服
...[详细]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
“初次来梅州,对梅州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在参加“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梅州行,范滇元既为梅州的产业发展建言献
...[详细]
-
美股动态 | 百时美施贵宝(BMY.US)下跌3% 首席医疗官即将离职
根据XM外汇官网APP的消息,周五,百时美施贵宝(BMY.US)股价下跌3%,报47.43美元。公司发布公告称,负责新药研发的首席医疗官Samit Hirawat将于8月1日离职,并将在11月前继续担
...[详细]
-
贵港新闻网快讯 7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朱会东率队到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港校区调研校地合作有关工作情况。市委常委、秘书长何文凭,副市长周仕志参加有关活动。作者:全媒体首席记者徐智坚
...[详细]
-
10月8日,记者从某拍卖平台获悉,合肥皇冠假日酒店-2层至26层及合肥最佳西方精品酒店即皇冠假日南侧的贝斯特韦斯特酒店)以及附属物、相关配套机器设备,起拍价约8.94亿,将于10月28日拍卖。此次拍卖
...[详细]
-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走进嘉应制药开展“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
掌上梅州讯 9月16日至18日,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在梅州举行。1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走进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建议。
...[详细]
-
记者从合肥市统计局获悉,今年7月份,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已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月至7月,该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8%,位居省会城市第1位、长三角城市第2位。今年1
...[详细]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职业技能竞赛暨徽菜研发成果锦标赛圆满结束
凉是凉了,但不是你要的秋凉!今晚至后天,梅州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