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助力茂名博贺开渔领“鲜”

天光未亮,茂名博贺渔港码头上的助力交易声已如潮水般涌起。8月17日凌晨4时,茂名前一天开渔出海的博贺渔船陆续靠岸;5时开始,2025年茂名博贺“开渔第一市”逐渐迎来了客人们。开渔交易讨价声、领鲜渔网拖拽声、媒体+孩童欢笑声与远处渔船的助力汽笛声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茂名“南海渔村早市图”。

这是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清晨,暌违三个半月的开渔人间烟火重回博贺渔港。这也是领鲜“三天两晚”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的最后一天,即使不在现场,媒体+全国各地网友也已经通过各大媒体全程直播参与“云赶海”。助力
通过“媒体+”的茂名传播矩阵,博贺渔港的第一艘渔船离岸被无人机航拍记录,第一声开渔叫卖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遍全国。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也在“媒体+”见证之下,悄然完成从“渔港”到“渔港经济区”的崛起与跨越——而这背后,正是广东“向海图强”战略在镇域层面的生动实践,也是茂名依托海洋资源禀赋拥抱现代化的博贺方案。

传承:为“海上新广东”凝聚精神根脉
开渔节的序幕,始于一场传承千年的仪式。8月15日清晨5时30分,博贺天后宫前香火缭绕,舞龙舞狮队的鼓点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与熙熙攘攘的巡游队伍一同抵达的,还有全程直播记录的各路媒体团队。在直播间里,网友们充满仪式感地在评论区里祈福互动,沉浸式体验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赶海习俗。

媒体直播让观众全程沉浸式参与祭海大典。
“祭海不是迷信,是渔民对大海的感恩。”在采访中,68岁的梁伯如此对主播表示。而在开渔仪式上,一群博贺孩童发出“童声宣言”,争当千年渔港的传承人——这场文化传承的新老对话,通过全国媒体与自媒体的直播间、短视频平台,由全网共同作证。
守护与创新中激活海洋文化基因,正是广东在推进“海上新广东”建设中贯彻的,既要向海洋要发展,更要守护好海洋文化的根与魂。
开渔宴上,茂名电白土生土长的知名作家张慧谋对记者表示,一文激起了众多茂名人对博贺渔港变化的深厚回忆。
“希望大家通过媒体的传播,更了解茂名、更喜欢茂名。”张慧谋还邀请各地游客,周末到博贺港逛逛,到电城古街走走,感受鲜活生动的疍家文化”。这份对文化的珍视,恰是广东耕海牧渔传统与现代海洋文明交融的缩影。

知名作家张慧谋在开渔宴直播间中接受媒体采访。

出圈:为“粤海粮仓”注入品牌动能
“博贺渔港千帆竞发开渔啦!”“95公斤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成交!”连日来,媒体记录的茂名博贺开渔“高光时刻”在全网传播,让全国观众将目光投向南海之滨。
“过去渔民卖鱼靠吆喝,现在我们还有直播带货、媒体曝光。”在西葛沙滩的“城市会客厅”——西葛驿站里,运营负责人张春贵一边招待游客,一边为直播间数十万观众介绍当地海产品特色“茂八鲜”。这背后,是广东以“媒体+”赋能海洋经济,推动传统渔业向品牌化、数字化转型的努力。

西葛驿站运营负责人张春贵在直播间介绍当地特产“茂八鲜”。
借助开渔嘉年华,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推出“三天两晚开渔游”,通过制作旅游手册、发布游玩路线等“媒体+”预热,为活动带来乘法效应:
开渔前后两周,博贺镇酒店客房订单爆满,西葛夜市、浪漫海岸等景点涌来各地游客,更带动海产品线上销售——不少网友找“代购”从博贺渔港空运新鲜海货到家。
广州游客杨女士一家提着刚买的海螺海蟹准备加工,她告诉记者:“正是看到媒体上对博贺开渔的宣传,趁周末来抢吃‘开渔头鲜’。”
这种“流量”变“留量”的效应,不仅让博贺渔港“出圈”,更让“粤海粮仓”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为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注入品牌动能。

借助直播等“媒体+”工具,茂名海鲜走向全国餐桌。

见证:为“向海图强”提供镇域样本
本地居民的生活因“媒体+”焕发新机遇。西葛夜市吸引众多媒体和博主探店,如今已成为网红美食街。西葛村村民陈姨在夜市摆起疍家特色海鲜烧烤摊,“以往靠丈夫打渔为生,如今每月能赚8000多元,家庭收入大大增加”。

西葛夜市食客如云。

浪漫海岸的沙滩派对每晚吸引众多游客。
作为广东“向海图强”的微观实践,博贺渔港的蝶变印证了海洋经济的无限可能。
茂名滨海新区依托97.67公里国际A级海岸线,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为轴线,串联西葛驿站、博贺渔港等核心地标,构建“渔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
而这背后,是全省耕海牧渔手段的迭代升级——从智能化养殖工船到深水网箱,从海洋生态牧场到冷链物流体系,一个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拔海而起”,夯实了粤海粮仓的根基。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滨海旅游发展带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周边营收超2000万元,旅游业已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正从“全国十大渔港”向“千年渔港、黄金海岸”特色生态渔港小镇蝶变,是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镇域实践典范。

8月17日傍晚,最后一缕阳光沉入南海,莲头海岸的灯火与渔船上的马灯连成星海,南方农村报直播团队完成了“三天两晚开渔游”11场直播的最后一场。
是传媒的力量,让这份烟火气汇聚成照亮经济发展的闪光灯;更是“向海图强”的战略指引,让千年渔港在新时代将渔歌新唱。
在这里,每一次启航都被镜头珍藏,每一份传统都因传播鲜活,每一种未来都因“向海图强”的信念而可期——博贺渔港的故事,为再造“海上新广东”提供了生动的茂名样本。

撰文:黄旭君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时尚)
-
践行ESG理念 谋求可持续发展 恒安国际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
晋江新闻网9月16日讯 日前,恒生指数公布恒生可持续发展评级结果,恒安国际2025年ESG评级结果为A级,在528家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及33家同业公司中名列前20%,再次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
...[详细]
-
“压感笔”遇上“采访麦”,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南方新闻网记者陈雨昀从动画专业跨界转型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在动画与新闻、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她用作品证明:跨界不是短板,而是武器。她讲述了转型经历与思 ...[详细]
-
8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在广州市举办,来自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陈磊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自身在广州、香港以及海外的学习经验,为想要在粤港澳大湾
...[详细]
-
掌上梅州讯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省2024年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其中,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通过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期满验收。据
...[详细]
-
凝聚教育智慧,科学备考提质!梅州开展全市高三年级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掌上梅州讯9月4日至12日,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市高中学校高三年级主题教学研讨暨学科教研基地送教活动,以进一步精准把握高考备考方向,凝聚全市教育教学智慧,全面提升2026届高三教学质量。本次系列活动涵盖
...[详细]
-
...[详细]
-
受雷雨云团影响,预计珠海南部地区将陆续出现雷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大风。8月28日10时10分,市气象台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湾区、万山区、经开区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并解除全市高温预警信号。
...[详细]
-
当海风遇见琴声,属于珠海海岛的七夕浪漫悄然开启。8月29日至30日,东澳岛推出七夕主题浪漫活动,将免费玫瑰、乐队演出与海岛风光相结合,为游客打造专属甜蜜体验。8月29日、30日两天,游客上岛完成打卡任
...[详细]
-
梅州65家企业榜上有名!2025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通过复核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掌上梅州讯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通过复核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梅州21家企业通过认定、44家企业通过复核。据了解,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工作安排,
...[详细]
-
...[详细]

市三防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
车轮上看最美湾区风景,骑行成为珠海新风尚
“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动工,斗门区进一步创新探索“多户联建”模式
《南京照相馆》获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奖
厦门见!广东展团携近百种精选农产品来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