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34分钟、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
一列银龙穿云破雾,分钟福高倏忽已是秒组十年。十年前的数据6月28日,合福高铁开通运营,看合跨将赣闽铁路的铁新跨越与“八纵八横”宏图紧密串联。其纵贯闽赣皖三省,分钟福高以300公里时速打通东南沿海与内陆腹地的秒组快捷通道,从福州到合肥仅需3.5小时左右,数据也让福州至北京的看合跨时空距离从10个多小时压缩至7.5小时。

韩志超操作智能机器人检查动车组车况。铁新吴发地 摄
十年来,分钟福高合福高铁赣闽两省累计送客1.42亿人次。秒组24日,数据记者跟随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看合跨步伐,探究这条850公里“巨龙”智能化运行背后的铁新硬实力。
“最强大脑”24小时在线
走进南昌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24小时实时更新的合福高铁列车运行数据如同跳动的脉搏。作为福建省首条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的“智慧中枢”,其覆盖人才培养、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智能运维的安全高效运营体系,全天监测列车运行情况,让每一趟列车的安全疾驰。
“调度指挥中心依托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面采集调度员履职经历、工作能力等数据,建立起精准的调度人员大数据档案。”调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面对山区高铁复杂的气候与地质条件时,调度指挥中心主动构建起动态化风险防控体系。
科技赋能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核心引擎。合福高铁全程覆盖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风速、雨量、落石等风险要素,为安全运行提供“智慧防护网”。由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运统—46系统”,实现施工(维修)、行车设备故障登销记电子流程化,让调度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列车运行安全监护和旅客服务质量提升中。
此外,调度指挥中心与客运部门紧密联动,依托客流大数据灵活实施“一日一图”。如今,合福高铁赣闽段日均开行列车数,已从2015年的92列增至2025年的155列。
“全车CT”仅需34分钟
“轰隆隆——”“嗡嗡嗡——”福州动车段福州南动车组运用所的检修库内,机械运转声与数据传输的蜂鸣声交织。一列动车组缓缓驶入检修工位,随着轨道闸门缓缓闭合,一场仅需34分钟的智能“CT”检测随即展开。合福高铁开通十年来,这条连接京津冀与东南沿海的“黄金通道”日均开行列车155列。而福州动车段动车组智能检测机器人,正是守护这条动脉畅通的“幕后卫士”。
这台由高精轨道、图像识别系统、无线网络系统、机房服务器和检测机器人本体5个部分构成的智能检修设备,搭载多组360度旋转高清探头,能对列车底部配件及磨耗件进行全自动、无死角扫描。
“合福高铁穿山越岭,动车组日均穿越隧道超百座,车底极易附着碎石、泥土,甚至出现隐蔽损伤。”福州南动车所主任王其凯指着正在工作的机器人说,“过去人工检修不仅存在视觉盲区,且长时间弯腰作业劳动强度极大。而现在,机器人能以毫米级精度扫描每个角落。”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福州动车段检修技术员韩志超说,2024年11月,这台智能检测机器人开始上岗。如今,其采集的数千张高清图像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后台,AI算法与标准数据库比对后,能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异常数据至手持终端,同时通过云端数据库实现“一车一档”可追溯管理。
30秒查到乘客遗失物品
作为合福高铁重要枢纽站之一,福州站每年接收旅客遗失物品约3.8万件。面对如此之多的遗失物品,如何缓解仓储压力、解决失物处理效率低的难题?
走进福州站北进站口旁的智能化遗失物品招领处,360平方米的空间内,科技感和安全感扑面而来:按“1月至12月”分区的大型货柜整齐排列,电子屏实时显示存储状态;13排自动化密集柜通过按键自动开合,将储物量从1万件提升至1.5万件;超大镂空挂衣区里整齐悬挂着经过智能干洗的旅客遗失衣物,每件衣物都粘贴着专属电子标签;独立设置的密码箱和防爆柜,为黄金首饰、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及充电宝提供安全存放空间。
“所有物品都有‘数字户口’,通过电子标签与货位精准绑定,就像给它们装了‘定位器’。”客运员陈灵灵一边为一件风衣粘贴电子标签,一边细心地扯直边角褶皱。
陈灵灵说,这套以“铁路遗失物品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使得旅客在福州站领取遗失物品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到15分钟,缩短到最快仅需30秒。“以前在储存区找一件物品可能要10多分钟,现在通过手持终端扫描,数十秒就能定位到具体位置,就像快递分拣一样高效。”陈灵灵说。(记者 陈君沂)
原标题:24小时、34分钟、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责任编辑:综合)
-
喜迎梅州妇代会 · 代表风采丨卓东玲:三十二载匠心酿造带领团队80%女将守护73亿元品牌
过去五年,是梅州加快苏区振兴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的五年,也是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梅州市妇女联合会推出“梅州妇女代表风采”特辑,生动展现梅州女性以智慧汗水浇灌事业、用家国情怀书写
...[详细]
-
中山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水产养殖注入绿色动能_南方+_南方plus为深入贯彻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山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立足本地产业实际,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保护生态
...[详细]
-
“媒体+”喊大家品鉴港澳流动渔民海捕产品_南方+_南方plus午后的港口,海风夹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渔船引擎的轰鸣声渐渐靠近,岸边早已聚集了搬运工人和市场商贩。伴随着一声“船靠岸啦~”,满载而归的渔
...[详细]
-
...[详细]
-
广东2025年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走进厦门_南方+_南方plus晚风轻拂海岸线,落日与音乐交织。9月16日,以“绿色食品 提振消费”为主题的广东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走进厦门,同期与广西联合举办FAO营养膳食与
...[详细]
-
“梅品惠”2025秋季促消费活动暨梅州万达广场首届消费季启动
掌上梅州讯 9月19日上午,“梅品惠”2025秋季促消费活动暨梅州万达广场首届消费季启动仪式举行。梅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丘锦乾致辞。梅州梅江万达广场总经理张秋玲致辞。此次活动由市商务局、梅州日报
...[详细]
-
凝聚教育智慧,科学备考提质!梅州开展全市高三年级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掌上梅州讯9月4日至12日,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全市高中学校高三年级主题教学研讨暨学科教研基地送教活动,以进一步精准把握高考备考方向,凝聚全市教育教学智慧,全面提升2026届高三教学质量。本次系列活动涵盖
...[详细]
-
湛江:红土地上的丰收答卷_南方+_南方plus金秋九月,雷州半岛瓜果飘香,南渡河畔鱼虾满仓。在徐闻县曲界镇“菠萝的海”,万亩菠萝田如金色地毯铺展至天际;廉江市良垌镇的甘薯地里,特色作物迎来丰收;遂溪县
...[详细]
-
...[详细]
-
滚动丨刚刚,台风“米娜”登陆汕尾,预计未来六小时内梅州有大雨局部暴雨
...[详细]

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广州市番禺区“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以合作赋能梅州铜箔产业发展
固废变资源,生态焕新绿:云浮“无废城市”建设见实效
你关心的公积金住房提取热点问答,官方答案来了→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推动客家中医药与当地特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