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穿新衣” 游客“拍大片”
穿梭忙碌的穿新衣水上巴士、推窗见绿的海岛生态环境、挂满枝头的游客特色水果……这个端午节假期,湛江经开区硇洲岛又成为众多游客的拍大片“打卡地”。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穿新衣硇洲镇抢抓机遇,海岛立足海岛特色,游客聚焦交通路网、拍大片镇容镇貌、穿新衣文化生活、海岛文旅产业、游客移风易俗等关键领域,拍大片以“精致规划、穿新衣精美建设、海岛精细管理”为导向,游客海岛面貌“穿上新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滨海小城镇。
硇洲渔民广场一角。(通讯员唐少连 摄)
“路好走了,去‘趁圩’都平稳多了!”
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四面环海,进出海岛得靠车渡船或水上巴士。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硇洲不一样的风景与物产。岛上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
近年来,硇洲镇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建设项目(第一期),聚焦交通路网提质升级。将硇洲大道路面拓宽至10米,并进行“白改黑”处理,铺设高弹性沥青路面,有效提升道路承载能力和行车舒适度。完成10个自然村共计21.4公里道路的硬底化建设,彻底解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难题。
经过精心打造,全长13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起宋皇村、南港村等多个行政村,交通路网通途畅联。
“路好走了,现在开小电动去‘趁圩’都平稳多了,去哪也都方便。”来自谭北村的谭大爷正开着老人代步车,搭老伴去赶集。
硇洲镇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抓手,打造“果香之路”。建设农作物展销厅和沿线公园园建设施,在示范带沿线设置果农服务站19个,为农户搭建便捷的销售平台。沿线布局火龙果、香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采摘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成为村民休闲和游客打卡的新亮点。

面貌焕然一新的兆庆村。(硇洲镇 供图)
“主动维护”让“海岛韵味”升级
“现在村里的公园比市区的还美,以前想都不敢想。这里以前都是杂草、杂树,夏天在这里乘凉,都被蚊虫叮咬怕了。”南港村委会兆庆村的李阿姨,目睹了村庄的变化,由衷感慨。
曾经的硇洲岛,原始海味十足。农房外墙多为裸露红砖或水泥抹灰,违规搭建的遮阳棚随处可见,“三线”如蛛网密布。群众戏称“镇区像城中村,不见海岛风情”。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硇洲镇将镇区风貌管控作为产业升级的抓手,对农房改造实施“一户一档一策”,对沿线涉及风貌提升房屋开展全面摸排。各攻坚小组深入一线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成功动员全部农户同意参与改造。沿线房屋外立面的改造设计,融入地域特色。
示范带沿线撂荒地目前有4块已完成复耕复种,不定期组织执法队员整顿“六乱”,发动群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深入实施“绿美硇洲”行动,完成创建“美丽庭院”255户……镇区环境从“被动整治”到“主动维护”,海岛面貌也已从“粗放生长”向“精致蝶变”转变。
如今,漫步在硇洲镇区,195栋房屋穿上主色调为米黄色的“新衣”,统一风貌的岭南民居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昔日的“土坯房”变身“海岛风情屋”,成为兼具滨海风情与人文魅力的旅游新地标,“望海见云、古韵新貌”的海岛门户形象正在形成中,并转化为产业升级的“价值跃迁”,为海岛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沿街两旁的旧房屋穿上主色调为米黄色的“新衣”。(硇洲镇 供图)
“硇洲风景美,十分‘出片’!”
“硇洲人民热情淳朴,美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风景美,十分‘出片’!”和朋友从茂名来硇洲过周末的陈小姐,手机已拍了许多硇洲岛“大片”。
硇洲变美了,游客也多了。渡船上、水上巴士上、街道上,不时能听到各地方言。仅在2024年,入岛游客数量屡创新高,全镇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达33万人次,全镇民宿经济产值突破330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
近年来,硇洲镇以红色基因传承为核心,以历史文化挖掘为脉络,创新推出以硇洲渡海先锋营纪念馆、硇洲南港娘子军民兵连党建教育基地以及硇洲灯塔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集成的红色精品线路,串联核心红色阵地,让海岛红色文化走向“时代舞台”,成为凝聚民心、赋能发展的精神纽带。
硇洲渡海先锋营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接待省内外参观团队、游客超1万人次,成为湛江红色旅游“打卡”必到之地。硇洲南港娘子军民兵连党建教育基地系统呈现海岛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家国情怀,成为当地又一红色教育“新地标”。
震撼人心的英雄雕塑厅。 (硇洲镇 供图)
这条红色线路不仅是游客的研学之路,更是村民的精神家园。全镇村民在参观学习中聆听革命故事、参与实景体验、重温海岛燃情岁月。红色文化正以“可触摸的文物、可参与的活动、可传播的故事”浸润千家万户,成为村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目前,硇洲岛创新打造自然景观、红色革命、休闲农业、民俗文化等多元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培育农渔文旅融合新业态。
“从今年‘五一’开始,硇洲迎来了旅游旺季。‘六一’儿童节适逢端午假期,岛内的民宿不停有客人提前预订。”湛江经开区硇洲岛旅游协会会长蔡世新对硇洲的旅游市场充满信心。
硇洲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挖掘硇洲岛的旅游资源,以宋韵赋能、以红色铸魂、以农旅联动、以海韵焕新、以民宿聚韵,构建全域旅游版图,澎湃海洋经济动能,激活乡村振兴细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到纪念馆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讯员唐少连 摄)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责任编辑:知识)
-
让看病更省心,让健康更可及!梅州市人民医院“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成效显著
今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启动“管理服务提升年”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聚焦“优服务、强品牌、展形象”主题,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建设更有温度、更具高度、更有
...[详细]
-
据自然资源部8月23日消息,受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影响,广东阳江到雷州半岛东岸沿海,海南岛北部、东部和南部沿海将出现风暴增水;海南东部、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3到5.5米的大浪到巨浪,国家
...[详细]
-
8月23日16时50分,珠海市气象台发布万山区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不断北抬的雷雨云团影响,预计我市海区将出现雷雨天气,并伴有短时大风。市气象台已发布万山区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请注意防御。
...[详细]
-
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于8月23日08时在南海中部偏东海面生成,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趋向于海南岛南部沿海,并将于24日傍晚前后在上述沿海擦过或登陆
...[详细]
-
卡宾海上大秀舞台施工现场。晋江新闻网9月15日讯泉州石狮祥芝,灯塔山下,蜿蜒海岸线旁,一座座9米高的巨型旅行箱装置“拔地而起”,150米的T台依海而建。明日,泉州时尚周秋冬)开
...[详细]
-
近日,面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的挑战,团珠海市委快速响应,广泛凝聚各级团组织、青联委员和青年志愿者力量,在基层一线构筑起坚实的“青春防线”。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科学高效投入防控战场,全市
...[详细]
-
8月23日17时30分,珠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动态。过去三小时“剑鱼”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7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0级,25米/秒),中心位于我市南偏东方约530公里的海面上北纬17.6度、东经114.7
...[详细]
-
掌上梅州讯8月22日下午,梅州市心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举行,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基础医学研究所负责人等参加揭牌仪式。该实验室
...[详细]
-
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广州市番禺区“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
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广州市番禺区“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_南方+_南方plus9月金秋,丰收在望,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在广州市番禺区,乡村农田间满是繁忙的身影,鱼塘边、果树下、稻田里……
...[详细]
-
近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络流传,截图中称:广东K市启动全民基孔热核酸大筛查,试剂采购价高达98元/人份。仅该市500万人口一轮筛查,就耗费财政4.9亿元。而采购中标企业,竟是一家成立仅3个月、注册资本
...[详细]

中山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为水产养殖注入绿色动能
好逛好玩更好吃!“中山香农”即将空降“书香市集”
粤籍影人抗战史:银幕内外的“民族精神史诗”
落子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岭南衣何以“出圈”又“出海”?
梅州海关供港澳活猪远程检疫监装模式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