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省下1700万!阳西让群众更有“医”靠

本文收录于 #
“现在高血压犯了也不用往镇里跑,村卫生站就能拿到药,省下连中医按摩都能做!西让”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下垌村的群众邓伯一边接受针灸,一边笑着说。医
在阳西,住院“在家门口看病”这件事情正变得越来越便利。省下作为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西让新型城镇化试点,阳西县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群众将3家县级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和138个公建村卫生站整体“打包”,组建阳西总医院“抱团发展”,用“人员、财务、药械、质量、信息、健康管护、后勤、宣传”八统一管理,不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县镇村拧成“医”股绳,阳西编织群众健康网,时长共3分04秒)

报销不跑腿
小病不出村
“村民现在都愿意留在村子里看病,常见的慢性病药物都能在我们村卫生站拿到。”在下垌村卫生站,村医饶桂水正给邓伯递过降压药,语气里满是干劲。
村卫生站是农村医疗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则是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阳西在医共体建设中,把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起,全县所有公建村卫生站纳入“八统一”管理,广大村医的职责更清了,也从“赤脚医生”变成了有保障的医共体成员。工资绩效的提升,给村医们吃了“定心丸”。
“干了15年村医,现在终于有了社保,养老不用愁,每月还有岗位绩效,越干越有奔头!” 饶桂水的话道出了全县村医的心声。如今的下垌村卫生站早已旧貌换新颜:拔罐、针灸、刮痧、推拿、红外线理疗一应俱全,这些中医诊疗“标配”,成了各村卫生站的新名片。镇卫生院的医生还定期下来坐诊,遇上腿脚不便的老人,拎着药箱就上门体检,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更让村民暖心的是,2023年起,阳西125家公建村卫生站接入医保直报网络。“在村卫生站就医更方便了,不用特地去一趟镇里刷医保卡!”谈起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数据多跑路,换来的是群众少跑腿,“小病不出村”真正落地生根。

在下垌村,村民可以免费领到部分慢性疾病药物。受访者供图

专家资源下沉
常见病不出镇
塘口镇的张女士摔伤骨折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往镇卫生院治疗,“现在镇上就可以拍DR的片子,半小时就收到上面(总院)的报告,自己手机上也能看,不用再往县里跑。”
阳西把盘活镇卫生院作为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棋,用专项资金升级基础设施,诊室亮堂了,流程顺畅了,短板一个个补上。8家镇卫生院完成“星级”改造,从里到外换了新模样。
而要让镇卫生院真正“活”起来,离不开县级优质资源的“下沉”。“每个星期,都有一名县级专家到院,主要是开展脑卒中、心血管等联合病房的会诊和查房。”塘口镇卫生院副院长梁定周说。随着医疗资源向镇一级下沉延伸,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见上“大医生”,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在基层首诊。2024年,阳西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达66.10%;医共体人均住院费用5654.97元,同比下降14.84%。
县镇村共用的云HIS、云EMR系统,更打通了数据壁垒。在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医生可通过镇卫生院传输过来的医学影像信息进行研判,及时反馈诊断结果。镇卫生院成了连接村与县的“枢纽”,“常见病不出镇”成了触手可及的便利。

阳西总医院专家正在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受访者供图

加强健康管理
大病不出县
7月底,下垌村一位曾患脑血管意外的村民突然头晕、走路打晃。村医饶桂水一量血压,再看症状,心里一紧:“怕是血管又堵了!”他立刻通过专病绿色通道将患者向上转诊到县医院,最终成功救治。
从村到县,这条畅通的“生命通道”,靠的是县总院的统筹发力。阳西不断做强县级专科实力,通过与省、市级医院组建专科联盟,建起胸痛、卒中、肾脏病等25个专病中心,让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大病在县里就能治,减少患者外流。
比起“治病”,近年来,阳西医共体改革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更关注群众的健康管理,做好防治结合。“民众不健康就会消耗医保资金。通过将医疗资源前置到疾病发生之前,防治未病慢病,形成控费增效的良性循环。”阳西县总医院党委书记关登海的话,点出了改革的深层逻辑。阳西通过构建县镇村三级慢病管理体系,为全县常住人口建起个人健康档案,形成“筛查-确诊-转诊-随访”的闭环服务。

阳西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受访者供图
“县直医院七成治病、三成预防,镇医院五成治病五成预防,村卫生站四成治病、六成预防。”关登海介绍,阳西把医保结余、公共卫生和财政定向资金整合为“保健康”资金池,钱花在防病上。2023年5月启动的慢病人群免费送医送药项目,至今已为22万人次送药,减少高危人群并发症二次住院费用超1700万元,相当于为医保“省下”一大笔钱。
同时,阳西通过整合县镇村三级共1500名医务人员,组建了147支健康管理团队,负责管理县域43万群众的健康。“平常会通过微信群分享健康科普,通过群更容易对接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群众有问题也可以直接问。”团队成员梁定周表示。
2024年,阳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81.6岁,正是健康管理成效的重要证明。
“我们花100块防病,群众就少花1000块治病;他们不生病,就能去赚1万块钱。”关登海的话里,藏着阳西医疗改革的决心。“少花钱、少跑腿、治好病”,群众最朴素的期待,正在阳西变成现实。
视频/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李艳 徐臻
统筹:谢晓莉 林伊晴
策划:洪继宇 苏晓璇 肖婉琦
(责任编辑:知识)
-
“作为梅州大埔籍客家人,此次回到家乡我倍感亲切,更对客家中医药资源蕴含的巨大潜力满怀期待。”在参加“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期间,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间满是对
...[详细]
-
8月20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获悉,该局发布罪犯家属告知书提醒,部分罪犯亲属收到的信件附有第三方公司的二维码,为确保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请勿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据罪犯家属告知书,近期,
...[详细]
-
单个项目最高奖补5000万!广东“真金白银”支持AI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对四大类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奖补。在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
...[详细]
-
有不少小伙伴来问,现在是不是可以上支付宝申领“育儿补贴”了?是的!育儿补贴系统开始试运行了,提前订阅过申领提醒的宝爸宝妈,近期会陆续收到通知。已经收到通知的朋友,现在就能进入申领流程,等待补贴到账了。
...[详细]
-
掌上梅州讯 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一系列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7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正高级
...[详细]
-
辟谣: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假的!详情: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并配图“乌鲁木齐北京北路发洪水了”,引发关注。经当地应急管理局和城市管理局核实:该网民所述内容不实。近期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未发生洪水灾害
...[详细]
-
有不少小伙伴来问,现在是不是可以上支付宝申领“育儿补贴”了?是的!育儿补贴系统开始试运行了,提前订阅过申领提醒的宝爸宝妈,近期会陆续收到通知。已经收到通知的朋友,现在就能进入申领流程,等待补贴到账了。
...[详细]
-
面对融资时名目繁多的费用,如何帮企业算清“明白账”?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贷款明白纸”让企业对各项融资费用“看得见、算得清、可比较”,进一步提升金融
...[详细]
-
固废变资源,生态焕新绿:云浮“无废城市”建设见实效_南方+_南方plus9月16日,云浮市召开“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专场,介绍了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自2024年
...[详细]
-
...[详细]

致梅州市民防汛防台风的一封信!请查收→
共绘网络文明星光!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开启
广东未来几日降雨逐渐减弱,珠海重返“晴热”模式
8月19日佛山市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8例
多举措赋能!梅州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