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2025-10-29 02:23:41 [百科] 来源:持禄养交网

  法治日报记者 赵丽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丁一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每每有涉毒艺人复出重返舞台,禁止总会引起社会的涉毒广泛讨论。《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艺人绝大多数观点支持禁止涉毒艺人重返舞台。复出但也有观点认为,未剥严禁复出、劳动从事演艺工作侵犯了涉毒艺人的禁止劳动权、就业权。涉毒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多位专家9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艺人禁止涉毒艺人复出重返舞台,复出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社会正确价值导向,未剥并未剥夺其劳动权和就业权。劳动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未剥夺其劳动权

  “禁止复出,禁止不是涉毒对其就业的‘一禁到底’、剥夺涉毒艺人的艺人全部生存之道。就业的领域很广泛,并非演艺工作这一条路。禁止涉毒艺人重返舞台,他们还可以从事其他非演艺性工作,并没有剥夺其劳动权和就业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说,考虑到特殊职业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对涉毒艺人进行职业限制具备正当性。

  他分析说,对涉毒艺人的从业限制意味着艺人全面丧失演艺工作等机会,对其影响固然极大,但涉毒属于特别恶劣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再加上艺人的偶像效应,对其适用“终身禁业”“永久抵制”等从业禁止措施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禁止涉毒艺人复出只是一种职业限制。从业的权利和从业的自由有不同的层面,不能抽象地说就业自由就是什么都能做,所有人的就业和劳动都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沈建峰进一步解释,出于特定社会利益或者公共利益保护需要,对特定主体的从业资格作必要的要求,或者对其进入特定行业作特定的法律限制,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正当性。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告诉记者,同一般行业比,演艺行业具有特殊性,肩负着为社会树立榜样、引领社会舆论的功能。禁止涉毒艺人从事演艺行业并不侵害其就业权、自主择业权,因为这只是限制“抛头露面”的机会,涉毒艺人仅不能作为公众人物出现,不能出现在公众媒体之上,并没有禁止其开展其他就业形式。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承韪表示,涉毒艺人触及法律红线,适用行业“永久抵制”条款。艺人拥有巨大的公众影响力,其行为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和导向性,涉毒行为会极大地削弱禁毒教育的成果,破坏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共识。

  “对于已经改过自新的涉毒艺人,可以引导他们根据社会及行业的发展现状,重新学习一技之长,去相关行业寻找工作,重新融入社会。”北京广告协会明星代言规范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吴纯勇说。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文芳认为,对于某些特定行业实行从业禁止,是法律基于公共利益对劳动权的合理限制,并不是禁止涉毒人员从事所有职业,只是限制其进入高影响力和高示范效应的职业,他们仍可选择其他普通行业就业,“还可以根据涉毒情节,对从业禁入设置分级限制机制”。

  这也契合很多网友的观点:禁止涉毒艺人复出,并不是不给涉毒艺人出路,社会包容改过自新者,涉毒艺人可以经商做买卖,可以打工送外卖,甚至可以从事演艺行业的幕后工作,只是不要到台前来给年轻人错误引导。

  “针对涉毒艺人的从业限制,目前仅散见于部分地方性禁毒条例,还缺乏全国统一的强制性规定。”吴文芳认为,考虑到演艺行业明星属于公众人物,法律应当考虑将演艺、教育等具有公众示范效应的职业纳入涉毒艺人的禁业范围,从而更好地保护公共利益,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志昊提到,需区分禁毒法“不受歧视”与艺人从业权的差异:涉毒人员戒毒后应享有普通人的社会保障,但艺人作为公共人物,其从业权并非基本权利,“法律需兼顾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对涉毒艺人演艺全平台、全场所限制非常合理”。他建议启动立法,对艺人失德行为分级管理,涉毒行为应列为最高级别,对应最长时限甚至终身禁止准入。

  “面向未来,考虑到从业限制对当事人利益的重大影响,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比如不允许涉毒艺人从事演艺工作、从事教师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职业等。目前一些地方的禁毒条例中有类似从业禁止的规定,可以在此基础上出台全国统一的法律规定。”沈建峰说。

编辑: 刘贤辉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今日全面发展 明日国家栋梁 “初次来梅州,对梅州第一印象还是挺好的!”在参加“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梅州行,范滇元既为梅州的产业发展建言献 ...[详细]
  • 湛江7岁萌娃诗作登上《人民文学》

    湛江7岁萌娃诗作登上《人民文学》 近日,湛江文坛传来喜讯:年仅7岁的湛江市第二十五中学一年级学生蔡晓丹,其诗歌作品《阳台上的植物》登上国内顶级文学刊物《人民文学》2025年第6期。蔡晓丹自2024年6月开启诗歌创作之旅,短短不到一年时 ...[详细]
  • 湛江市图书馆举办少儿绘画展:童画心声,呼吁无烟未来

    湛江市图书馆举办少儿绘画展:童画心声,呼吁无烟未来 5月31日,由湛江市图书馆、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主办,湛江市中力关爱下一代志愿团承办,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协办的“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2025世界无烟日暨“六一”儿童节少儿绘画展在湛江市图书馆举行 ...[详细]
  • 科普知识进校园 点亮学子科学梦

    科普知识进校园  点亮学子科学梦 5月30日,吴川市博铺中心小学举行科普进校园活动,开启奇妙的科普之旅,激发青少年想象力、探求欲。活动现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系列有趣的科普展品和实验演示。同学们被神奇的科学 ...[详细]
  • 梅州市研学实践协会换届,张自灵出任会长

    梅州市研学实践协会换届,张自灵出任会长 9月19日,在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梅州市研学实践协会召开第一届换届选举暨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协会全体会员单位及新一届候选单位代表参与。会议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及领导机构,广东 ...[详细]
  • 张家口文旅精彩亮相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

    张家口文旅精彩亮相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 6月27日至29日,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办。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各县区文旅部门及重点文旅企业齐聚一堂,通过文创产品展销、非遗展演、文旅宣传品发放等多元形式,向国内 ...[详细]
  • 我国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有序发展

    我国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有序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1日起施行,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与规范发展加装“安全护栏”,为加快实现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 ...[详细]
  • 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十问十答

    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十问十答 2025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我们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1 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 ...[详细]
  • 共筑国防长城!梅州举行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共筑国防长城!梅州举行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掌上梅州讯今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天上午,我市在梅城客都汇广场启动梅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梅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 ...[详细]
  • 钢花映童心 共筑绿色梦

    钢花映童心 共筑绿色梦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1日下午,湛江日报社《小湛同学》编辑部联合宝钢湛江钢铁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科技与生态魅力的亲子研学之旅。亲子家庭走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这座“国家级绿色工厂”,在钢花与绿树交织 ...[详细]
热点阅读